搜索
沈跃新:新繁出孝子——新都故事(8)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7-26 14:50:20    浏览量:


沈跃新(四川)


         
中国是一个主张孝悌的国家。孔子非常重视考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兄弟之间的友爱。“百善孝为先”,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事情。我就讲两则新都(原新繁县)的孝子故事。

       一

        彭乘辞官为孝父

        在宋代,新繁县有一个叫彭乘的人,字建利。家有老父以种田为业。他自幼好学,在私塾堂读四书五经,回家后帮其父耕种庄稼,以分担其父劳作之辛苦。他边劳动,还背诵所学之课文。邻里都十分称赞这个既孝顺又好学的少年。到了十八岁时,父老年衰多病,无力下田耕作,只好待家休息调养。

       已经成人的他又要为考取功名而备考,又要为生存劳作而种田,还要照顾生病的父亲而煎药。他开始了人生最艰辛的时刻。一日半夜时分,父亲因咳嗽而咯血,他背起父亲就往县城寻医求治。

       大夫张其照是当时新繁的名郎中,求其治病之人甚多,治病,救人无数。

       时值半夜,张大夫刚安卧就寝,就听门外呼叫治病。他翻跟头下床,接治病人,经他望问闻切四诊后,开出中药,让彭乖捡上两副中药。因彭乘救父心切,未带分文银两,显得十分尴尬。他脸红筋胀地对张大夫说:“因走得慌,忘带银两,望大夫先施药后补款”。张大夫挥了挥手,对彭乘说道:“救人要紧,钱款后付”。彭乘连声道谢,背起父亲往离城八里开外的家中而去。

回到家中,生火熬药,他将熬好的中药让父亲喝下。

       这时的他,往返背父十多里,人已累得不行,此时肚子也咕咕作想,急忙吃了几口剩饭残汤。

       三天后,两副药服完,父亲咳嗽减轻,咯血已止。他才想起药都服了,还没及时付汤药钱与张大夫。他在家中翻箱倒櫃,也没凑够十贯铜钱。

        他东家借,西家求,凑够汤药费。有了钱,他急忙往县城张照其大夫家补交其铜板。他连连道欠说:晚付钱几天,有所得罪了”。

       张大夫见此小伙人也老实忠诚,问了问其父病情又检了两副中药让他带回。张大夫分文不收,叫他快回熬药治其父病。

彭乘感恩不够,跪下拜谢。

       四副药病起沉诃,其父病愈。

       为了报答张照其大夫,每当功课完成,他都到张照其家中帮忙炮炙中药,以扺尝所欠之药费。

       当人们得知彭乘的所作所为都连连称其“孝道”。

       几年过后,他进士及第。同年登相国寺阁。他不忘其父,不忘乡邻和张照其大夫。为官五年,父又生病在床,他便奏请皇上告假乡侍候其父。皇上准奏。以后《乾隆新繁县志》载:彭乘怅然曰“亲老矣,安敢捨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其父病愈,彭乖返回。

       彭乘禧初,他在任上,皇帝授汉阳军判官。除了朝中之事,彭乖还是想念其多病身羼之父。他向朝廷请辞,回到故乡以赡养老人。

       不久,朝庭召试,彭乘为馆阁校勘。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预校正南北史、隋书。改秘书省著作佐郎。为了其父,他三次请辞,三次归乡。有人说他有官不当,有仕不进,就为了一个无钱无势的父亲。他尽孝之心可天昭,他孝悌之事可日月。

       他的父亲病卒,既葬。人们说他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

        服除。朝庭任其知荆门军,改太常博士,同判尚书刑部,出知安州。又入翰林为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为群牧使。由于长年工作,不得休息,他生病了。仁宗皇帝亲勅医诊视,赐以中药珍剂。

       他生病了,病已无药可救而卒。

       仁宗皇帝賜白金三百两,以勒励其对朝庭有功,孝悌有心。

      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彭乘为了孝而辞去官职以尽孝,以朝庭大事而尽忠。宋以来,都封其为孝子,以彰显其孝悌垂范。

      王廷贵割股救父母

      在新繁外东,有一条长年不息的河,沿河两岸的人出行过往都是河上的独木桥。

      这独木桥一到五黄六月,河水上涨,独木桥被河水淹没,人们到新繁就要绕道十多里。

      住在河边的王廷贵为了修桥,他找来乡邻商量修桥之事,大家一致赞成。可说一说到钱物,大家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

为了修桥,他每天干完农活,就坐在河边,愁思苦想。他看见高大的桤木树,就想砍树搭桥。他对着河面,看见清澈的河水,鱼儿在自由地游玩。他不由地对河中鱼儿说道:“鲤鱼仙子,你能否帮我造一座桥”。

       修桥之事还没结果。家中母亲却生重病卧床不起。草药中药吃了几副也不见好转。他看见母亲在病床上眼巴巴的向着他,他也束手无策。

       第二天是雨水节,晚上王廷贵翻来覆去睡不着。农村有个传统习惯,雨水节当天,嫁出去了的女要炖罐罐肉,罐内除肉外还得加上桑枝寄生等诸多草药一起炖。由于他未娶媳妇,只好自己炖。

       他心生一计,翻跟头爬起来,到田间头扯了些草药准备熬罐罐肉。第二天他为难了,家中无钱割肉,没肉这罐罐肉也炖不成。

       他是附近出了名的孝子,对父母一直都很孝敬。

       此时的他,想到母亲生病又无吃的,病也久不治不愈。

       他坐在床头六神无主,他想到用自己身上的肉来炖罐罐肉。他拿起菜刀,将右股肉割下一块,他忍住伤痛,用砂锅将股肉和草药炖好,叫母亲服之。

       股血未止,他用草木灰洒在屁股上止住鲜血。

       至从服了罐罐肉,久病不愈的母亲犹如神助,很快就病愈下床,人也精神,根本看不出来生过大病。

       此事一传开,大家都纷纷赞扬王廷贵是大孝子。

       数年过后,王廷贵父病,肺痨吐血,他在田间地头扯些茜草、泥秋串、仙鹤草、散血草回家。到了半夜,他用菜刀割下左股一块肉,与草药炖上,叫父亲服下。几天后其父呃血止住,身体康复。他用自己身上的肉治愈了父母之病,很快传开,河屯场的徐表,用王廷贵之法,也割股治愈了其父之病。

       王廷贵救父母之事,既感天又动地,连河中的鲤鱼也感慨万千。当晚鲤鱼仙子托梦给他,帮其修一座桥。鲤鱼仙子知道王廷贵这个孝子想修一座桥,以解民众过河困难。鲤鱼仙子嘱咐王廷贵,“三天后的夜晚,下大暴雨时,你推鸡公车装上重物,在独木桥上往返碾压。”三天后的夜晚,果然大雨倾盆,王廷贵按鲤鱼仙子的梦中托付,推上鸡公车上了独木桥。

       此时,河里有数不清的鲤鱼们,在大雨中跃上独木桥,鱼儿用肉身铺垫在独木桥上,让王廷贵来回碾压。往返多次,桥面变宽了。大雨停了,河边上的独木桥变成了桤木搭成的一座宽七丈的大桥。由于碾压中受力不均,桥身显得左高又低,很不平整。

       此桥一通,解决了人们过河的困难。以后鲤鱼又托梦与王廷贵说:“这座桥就叫薄鱼桥,意思是我们鲤鱼们被你的孝心所感动,我们鱼类也为百姓尽一点微薄之力,为方便路人过河用鱼肉之躯修了一座桥”。这座桥就叫“薄鱼桥”。以后薄鱼桥就被叫开了。

       你若不信请看《乾隆县志》人物志:王廷贵,新繁人,性孝王谨。母疾垂危,割右股肉以进。母寻癒。数年父病,割左股疗之,父亦愈。又有同邑徐表,亦割股救父疾。隆庆年间与廷贵并賜——“旌表”。

  • 中国民间人才网LOGO

    欢迎访问中国民间人才网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