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引子:岁月峥嵘,人生短暂。我们这代人的经历与共和国的命运兴盛相连。
翻开历史的记忆,拂去岁月的云烟,几多辛楚,几多苦艰,几多惆怅,几多感叹,思绪如潮,兀现眼前:
那年那月这拨人,伴随共和国诞生前血雨腥风地厮杀,母亲撕心裂肺地呐喊,来到这世间。
那年那月这拨六七岁的娃儿,带着父母“听老师的话”的叮嘱,光着脚丫,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一切是那么新、那么鲜。
老师勉励说:孩子们,学好本领,长大了建设祖国。这话语,至今仍响在耳畔。
那年那月这拨少先队员,响应“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召唤,与父辈一道,用稚嫩的小手砌土炉搞冶炼;用柔弱的肩膀扛盐包担煤炭。
老师鼓励说: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为超英赶美尽力流汗。
那年那月这拨十二三岁的少年,满怀憧憬升入初中,正遇“三年大困难”,苦菜清汤少油盐,饥肠辘辘神恍然。
老师鼓励说:人,不论高低贵贱,都要勒紧腰带共渡难关。
那年那月这拨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正是吸取智慧蜜汁,领受文化熏陶的关键。“年年讲”、“天天讲”盖地铺天。
老师言不由衷: 思想上,要绷紧那根“弦”。
紧接“文革”,组织瘫痪,政局混乱,学校不上课、农村不产粮、工厂不冒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老师讳言。他被打成了“臭老九”,没有了话语权。
那年那月这拨风华正茂的青年,遇上了人口大迁徙的狂潮巨澜。情脉脉,珠泪弹,愁离父母,慰籍师长,告别家园。恰似那风萧萧兮易水寒。
亲友婉言:人,须经磨炼,才知人生的苦辣酸甜。
那年那月这拨知识青年,来到僻壤穷乡,面对茅屋,愁视孤灯,遥望故乡,肝肠寸断。
老支书坦言:你们有文化,粗活重活少干点,教教贫下中农的娃儿念点书,今后他们才不会成“睁光眼”。
那年那月这拨人已是而立之年,重逢恢复高考,魂思梦绕,求知若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哟,阔别十年,方与小弟小妹们同登高等学府门槛。
爱人话语义薄云天:安心读书去吧,家中事不要挂心间!
那年那月这拨人正值壮年,立身社会、独立生活,勤奋工作在各自岗位、不同战线。改革开放似春风化雨、劲风扬帆。抱着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的誓言,你我同辈开来继往,启后承前。
相互共勉:赶上了大好时光,齐心协力展劲干,不负祖国重托、人民期盼。
几多时光荏苒,几多角色转换。
这年这月这拨人,鸟丝变霜发。正是“当年青壮成老翁,昔日红颜变老妪”,人生苍桑漫卷。
为让传统的思维与现代的理念融汇,我对子孙唠叨:时代变了,价值观变了,人生观不能变!
你们要知荣辱,明是非,分美丑,辩恶善。死于安乐生于忧患。为中兴国家、富裕百姓,民族腾飞承担重担!
游必有方啊!——常回家看看……
愿:我等同辈:与友谊牵手,同幸福结缘。乐享天伦,欢悦天年!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