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唐万清(四川邻水)
第四十八回 廷萝冥婚娥瑶池 马萝正果莲峰山
且说文廷闻讯灵萝病逝,出殡在即,便在刘老同学棒喝之下,不顾一切冲破世俗樊篱,驱车前往。不料在娥瑶池旁与一辆灵车相撞,齐齐坠入娥瑶池。偏是这娥瑶池池深水阔,深不见底,直通阴河。又偏巧同车他人均命不该绝,反被撞车反弹之力弹推出车外。堪堪两车坠入池底,顺流地沉进了阴河。被弹获救的刘老师等人们惊魂方定,急呼救援。召集人员打捞,却三天三夜打捞无果。募集泅水高手潜水打捞,却连人带车毫无踪影,便只好作罢。
刘师与冯玉等灵萝子女及其亲朋好友,文廷妻女、同事亲朋,对池凭祭,哭悼了三天三夜。
人们在拾取遗物时,发现了尚未杀青的长篇稿件巜心奴记》。阅之,倍感凄楚。为文中男女主人翁惊天地、泣鬼神的至真情感所感动,计议合将二人衣带埋于凤凰岭下樱花溪下娥瑶池畔。师母含愤,怒不可遏。起初不肯,又众人力劝,方未置可否。众人趁机便合葬了二人衣带等遗物,成为了廷萝二人的衣带塚。
后常传,春秋雨天,日暮时分,路过娥瑶池的路人隐约看见娥瑶池上缓缓行进着一行婚车队伍。白衣白裙白车,白辇白轿白幡。隐约传来婚堂歌声,竟然酷似云娥山一带流传至今的《红盖头》:
“掀起你的红盖头,
牵着你的手。
妹妹呀,你跟我走。
妹妹呀,你跟我走,
跟我走……
走走走呀走,
永远呀不回头……”
传得活灵活现,鬼气森森,令人胆寒。任你多大胆的人也不敢在太阳下山后,再从娥瑶池路过。
其实,世人哪里知道,廷萝离奇之情,早已惊动上界。一日,玉皇召了天庭众仙议事。太白仙人和凤凰宫主掐指一算,雪马神驹和金丝藤萝下界历劫,今日期满,便呈与玉帝。玉帝一默,果然劫满,理当位列仙班。便令太白仙人和凤凰宫主亦如五十多年前到凤凰岭一样,化作两位游方道士前往娥瑶池阴河君府,引其魂魄到莲峰山正果归天,以位列仙班,壮大仙人规模,圆了这场功德。
于是,太白仙人和凤凰宫主便摇身化作游方道士,迤丽而行,疯疯癫癫又欢欢喜喜下得凡来,降临东方神州之国,来到蜀之东川门户云州县域,穿过西山,来到中山云娥山境,翻过凤凰岭,涉过樱花溪,直下娥瑶池而来。
好个娥瑶池,二仙看了莫不心中惊奇。真乃人间仙池也。
但见:山青青而水悠悠,云缓缓而霞流流。碧池如翡翠玉,小岛若碧玉簪。小舟一叶自沉浮,细浪万缕等闲游。若有明月来相照,自是凡心出水岫。池心一点皓月白,莲开佛心自蓬州。
他们一边迤丽而行,一边无忧无虑地观赏着山水,一边还悠闲自在地唱着禅歌: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东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转瞬来到娥瑶池畔廷萝衣带塚前。但见塚前一碑,上刻廷萝生平,其中灵萝多项政府表彰名誉也悉数罗列碑上。塚之周围,桐花盛开,梨花带雨。夏草青青,落英缤纷。狐兔潜行于丛林,白雲悠游于顶空。两位神仙,左手立掌,右手执拂,闭目念念有词。然后,猛一转身,端了神结向娥瑶池心推去。瞬间,平滑如镜的娥瑶池顿起波澜,自池底飞升出一对小凤凰,小凤头呈雪马神驹,小凰头呈金丝藤萝形像。一对凤凰缓缓搧动着绚丽的翅膀,随太白仙人和凤凰宫主向莲峰山而去。
却说这古域云州境内的莲峰山,是上界观音菩萨昔日坐禅之山。因峰顶巨石开阖如莲花瓣而得名。昔日川东宝鼎神刹紫竹林女修行者游方到此,深觉此山万峰朝拜,山深谷幽,仙气浓郁,花香鸟语,是修行成仙之上佳境地。便坐于莲峰山石莲花蕊之中,潜心修炼千万年之久,终得正果。石莲花瓣顿成金光四射之五彩莲花,然后女修行者乘莲云飞升而至南海,得封观音菩萨。后来,人们便称此神山为莲峰山,是云州县中山云娥山北端极具佛道文化之山。
二位仙者引了灵萝雪马之魂魄化作的双彩凤凰到得万峰朝拜的莲峰山顶,方降落神坛。而莲峰山之千年佛寺,雄奇瑰丽的中门洞开,从中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方丈来,后面跟随着两排奇貌清奇的年轻僧人来,一边行来,一边朗声歌唱道: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静,
心是莲花开。”
随着佛乐响起,天籁之音穿云透雾,莲峰山顶轰然裂开,一股青气蕴蕴而出,青气中一朵宝莲绿叶红花徐徐升起,华光四射,蔚为壮观。几乎与此同时,蓝天之上降下一朵白雲,只见观音大士奉玉皇和佛祖之托,前来度化雪马神驹和金丝藤萝为上界仙人。
观音大士降落神坛于莲峰山之莲峰石上,轻扬柳枝,缓启朱唇,对廷萝魂魄道:"雪马灵萝,历劫期满,功德已就。今度化与尔,位列仙班。请随吾升座往天而去罢。”言罢,点了净瓶之露,洒向跪拜的廷萝魂魄。
廷萝魂魄被观音点化,脱去鸟形,立变为雪马神驹仙人和金丝藤萝仙娥,追随观音缓缓升上天空。太白仙人与凤凰宫主陪侍左右,一道升往极乐天堂。
莲峰山下众僧人双手合十,跪地恭送观音一行升空而去,空中隐隐传来仙乐之声。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