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中国文学 > 正文
袁晓辉:荷之语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5-14 20:25:46    浏览量:


袁晓辉(四川)



  上菜市场买菜,看到一小贩面前堆着两三百张荷叶。翻开圆圆的、翠绿的叶面,像刚经过水洗一样干净。荷叶堆旁边,何有数多含苞欲放的浅粉色的荷花,荷叶那特有的香味和荷花的幽香迎面扑来,令人心脾一振。

  川西多水塘,除了养鱼,多数还要种藕。每年夏天,荷叶密密匝匝盖满水塘,荷花开始绽放,荷塘也就成了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因为有荷叶,这儿的人们喜欢荷叶的清香,喜欢荷叶的清热功能,于是煮稀饭时就用荷叶作为锅盖,让荷叶的清香留在稀饭中,淡绿色放凉的、清热的稀饭喝下去,去暑解渴。人们会把做拌好作料蒸肉的肉片,用荷叶包起来,或者包上放了作料的排骨,再上蒸笼蒸熟。就是一道夏令美食——荷叶蒸肉,或者荷叶排骨。还有简便的,用荷叶包上调好的糯米粉,用蒸笼蒸熟,就是香糯绵软带着荷叶清香的叶儿粑。荷叶叶儿粑,比芦竹叶儿粑清香味更浓。

  当春天来到,荷塘的荷叶逐渐长出。最初的荷叶是一杆荷杆顶着叶片卷曲,两头尖尖像纺锤的嫩叶。荷杆上,长着小刺,像是荷叶的卫士,不让人轻易接触荷叶。嫩叶慢慢舒展,成为圆形。像嫩绿的圆盘,刚出水面。叶片逐渐长大、逐渐增多、逐渐铺满荷塘。成为荷叶的天下。

  初夏,荷叶空隙中钻出荷花花蕾,像蜜桃秀于叶片中。含苞欲放的荷花骨朵越来越多,夏天也就来了。粉色荷花、白色荷花在绿色的荷叶衬托下,像粉腮,像笑靥,愈加娇艳,愈加引人驻足流连。这是荷叶满塘,荷花争艳的最美时节。逐渐,荷花变成了莲蓬,预示新的生命更替的足步已经走近。

  夏天的荷塘更加热闹。荷塘的水中,鱼游虾跳,省生机勃勃;青蛙一会儿蹲在荷叶下乘凉;一会儿两腮鼓动,呱呱声此起彼伏,一会儿纵身跃上荷叶,蹲在荷叶中间上晒太阳。荷塘上,有翠鸟默默蹲在塘边或者莲蓬上,一会儿掠过一只翠鸟,一路啾啾啾的叫着换一个地方,一会儿在荷塘中叼起一条小鱼飞走了;周围的树上传来阵阵蝉鸣、鸟叫;荷塘上空,不是飞来飞去的火红的、金黄色、翠绿的、宝蓝翅膀的蜻蜓,就是细身子墨绿翅膀飞飞停停的豆娘。它们或在水面轻轻一点,或停在荷花的花瓣尖上,扭动那对鼓鼓的复眼,像是在观察周围的动向。这是灵动的风景,这是动与静的合奏,这是生命的乐章。荷叶是乐章的华彩,荷花是乐章主角。

  夏天,气候多变。一会儿,风来了、雨来了、雷来了。安宁的荷塘沸腾了。雨点噗噗噗地打在荷叶上,荷杆上,荷花上。荷叶表面滚动着银色的水珠,像珍珠落在叶面上。风雨大一些,荷叶叶面不断翻动,灰绿色、翠绿色交替,像荷叶的波浪在荷塘里翻滚。雨小了。荷叶恢复平静,水珠在叶面聚集,叶面的水珠多了,连成一片。忽然叶片一倾,哗的一声,雨水倒入水塘。躲在荷叶下面避雨的青蛙,被突然倾倒的雨水吓了一跳,立即潜入水中,游开了。蜻蜓、翠鸟不知早已躲到哪儿去了。荷花则轻摇花瓣,无所畏惧地在风雨中挺立。

  一场暴雨后池塘水面上升了,荷叶随水面上涨;水面下降了,叶面还是那么高,无法回到原来的高矮,荷杆就十分亮眼高高地支撑着荷叶、荷花、莲蓬。

  时光送走了荷叶、荷花、莲蓬的美好时光,金风送爽。荷塘开始了新的姿态:残荷叶、熟莲蓬逐渐成了荷塘的主色调。蝉鸣慵懒,岸柳叶黄,与深褐色的荷杆,形影相吊。采藕的人们来到了荷塘,荷塘又一次热闹起来。只见采藕人不断起出藕节,在水里漂洗。几下就在手中出现了米白色的藕节。粗壮犹如小孩的手臂,色泽鲜嫩欲滴。人们剥开莲蓬,掏出莲子。

  时光度过了春夏秋。从荷叶、荷花、莲蓬到藕。人们采荷叶、赏荷花、摘莲蓬、掏莲藕。

  从荷叶,到莲花,再到藕,一身是宝。新鲜莲子一层绿色外衣,成熟莲子换上褐色外皮。莲子入药,清火、安神;莲子做糕、炖汤,营养、滋补。藕不仅做菜,还可以磨粉,俗称藕粉。藕粉用开水冲调,成为茶褐色的藕粉羹,香甜细腻,容易消化,老少咸宜。藕粉羹美味、营养。

  故有《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故有《荷塘月色》“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故有王冕画荷,幅幅神韵溢出纸背,枝枝疑似香溢。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