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在筠连县集中保种场生活的“川南山地牛”)
10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940号”,确定了271个畜禽品种(猪58个、普通牛28个、水牛6个、牦牛8个、大额牛1个、绵羊26个、山羊31个、马10个、驴6个、骆驼3个、兔2个、鸡57个、鸭17个、鹅15个、鸽1个、梅花鹿1个、驯鹿1个)、12个蜂品种、15个蚕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在28个“普通牛”(通常说的“黄牛”)中,“川南山地牛”位居第24名,排在省内“峨边花牛”、“三江牛”之后、“平武牛”之前。
为什么要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有关部门推荐理由有三:
一是川南山地牛处于濒危状态。表面上,川南山地牛分别较广(四川分布最广的地方牛种),但实际上所有产区多被“西杂牛”包围,就是川南山地牛最大的产区筠连县有五个乡镇属抢救性保护示范区(2017年5月17日的《宜宾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但纯种川南山地牛全(宜宾)市也不足5000头,而且三代之后部分仍有杂色情况。
二是川南山地牛能产雪花牛肉。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筠连县川南山地牛具有生产高质量雪花牛肉的遗传特性,可再利用本品种繁育生产优质雪花牛肉的同时,引进安格斯(红、黑)开展杂交组合研究,进一步提高川南山地牛养殖效益。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40号”部分剪影)
三是川南山地牛牛文化浓厚。宜宾、泸州两市是四川苗族聚居地,自古苗族也有养殖黄牛的习惯,这在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同治五年《高县志》等均有记载。筠连黄牛、古蔺黄牛,均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筠连黄牛还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乡村特色养殖产品、四川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立了“筠连黄牛文化馆”,谱写了“筠连黄牛之歌”,“苗家黄牛干巴制作工艺”“苗家牛灯”2017年12月被公布为筠连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川南山地牛,2011年5月编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2025年2月再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此次入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也是筠连县“川南山地牛(筠连黄牛)”迈向新天地的又一起点,将为全国范围内喜欢山地黄牛的食客提供更多优质的商品牛与黄牛肉。
川南山地牛,就是筠连老百姓平时口中所说的筠连黄牛,筠连县是川南山地牛最大主产区,其肉牛品牌也叫筠连黄牛。
(王成/图文)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