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2025年10月31日,秋阳温煦,渠县华瑞园迎来了一场意义特殊的授牌仪式——渠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唐定智亲自将“老专家服务营地”铜牌递到华瑞园负责人手中。这一举动,标志着渠县老科协在主动服务基层、推动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这座以花卉园艺和绿色种植为特色的园区注入了“银色智慧”。

牌匾虽小:科技下乡“桥头堡”
授牌仪式现场,没有繁复的流程,却充满了务实与期待的氛围。唐定智表示,选择在华瑞园设立服务营地,是协会经过深入调研和审慎评估后的决定,旨在依托该公司已有的场地设施和服务基础,将其打造成为老专家们深入基层、发挥余热的“前哨站”和“桥头堡”。他强调,这是渠县老科协积极将积累多年的科技知识、专业经验和深厚情怀,带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华瑞园在花卉园艺、绿色果蔬种植方面有特色、有基础,是理想的科技服务落脚点。

细节见真章:建议改善促提升
华瑞园,这片集花卉园艺、绿色果蔬种植与青少年自然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园区,近年来以其科学化管理、生态化种植和景观化布局赢得广泛赞誉。步入报恩乡华瑞园,目光所及处,最惹眼的莫过于枝头那一串串红灯笼似的柿子,饱满的果实缀满枝桠,红得透亮、红得热烈;金桔缀在翠绿的枝叶间,颗颗圆润小巧,果皮泛着莹润的金黄等等,再配上园内依旧翠绿的绿植,明明是秋冬时节,华瑞园却凭着这满园的色彩与生机,无一不彰显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更令人称道的是,园区坚持“零农药、减化肥”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种植,让“舌尖上的安全”从土地开始扎根。
“这不仅是花果园,更是一本打开的自然教科书”,唐定智在参观中频频点头。他一边走,一边俯身细看作物长势,不时与园区技术人员交流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技术细节。当行至一片香水合欢集中的地方,建议道:“这么好的品种,如果能配上植物简介牌,标注学名、习性、养护要点,不仅能提升科普价值,还能让游客在赏花之余学到知识,岂不更好?”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园区方的积极回应,双方现场便探讨起如何结合老专家知识库,共同完善园区科普设施。

协作话共建,营地发展新希望
据了解,华瑞园作为一家兼具校外托管服务与园艺种植功能的综合性基地,今后将与渠县老科协形成“需求对接—专家响应—服务落地—反馈优化”的协作机制。老科协将定期组织农林、园艺等方面的退休专家前来开展技术指导、专题讲座与田间实训;华瑞园则负责提供场地保障、组织农户与员工参与,并记录服务成效,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真正“落地生根”。
“我们有经验,他们有平台,合在一起,就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唐定智表示,老专家们虽已离开一线岗位,但知识不老、热情不减。设立“服务营地”,就是要让这些“沉睡的智慧”在基层焕发新生。
未来,这里不仅将是花卉的乐园、果蔬的田园,更将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微阵地”、银发人才发光的“新舞台”。每当夕阳西下,或许你会看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仍蹲在菜畦边,手把手教农户辨认病叶;或是站在花丛中,为孩子们讲解植物的“小秘密”。科技之光,正悄然照亮田埂;银发力量,正深深扎根乡土。在华瑞园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老专家服务营地”如同一颗种子,正孕育着科技与乡土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王 智/图文报道)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