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当前,正值农村春育春播关键时节,达州市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春耕生产立足于抓早、抓实、抓好,助力乡村振兴。3月10日,市老科协组织宁孝勇等4名农技老专家到宣汉县桂花米业老专家工作站开展“农业科普大讲堂”——粮油生产技术培训。宣汉县老科协、县农技站、君塘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君塘镇种粮大户、大渔池村、明月社区村社干部和种粮农户50余人参加本次农业技术培训。
在培训会上,市老科协会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仁江就科学选购农作物种子提出了“三选三看”购种法。三选:即选门店,到正规种子经营门市购买;选品牌,选择经营品种较多、经营数量较大、信誉较好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选品种,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力水平、肥水基础、产品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熟期、适宜品质的农作物品种。三看:即看包装,是否明确注明种子纯度、净度、水分、芽率、检测日期和质量保证期、净含量及包衣种子毒性等质量信息,是否有通过审定、登记或认定编号等内容;看质量,种子色泽是否正常,种子有无霉变、脱壳颗粒;看凭证,购买时一定要索取由经销售商盖章的发票、出货单等凭证。
市老科协副秘书长、三农工作部部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宁孝勇针对目前水稻栽植密度不足、肥料施用不当、水分管理不科学、技术到位率低、结实率不高等问题,对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讲解。技术培训要求:要选用耐密、优质、多抗、高产杂交稻品种;要培育壮秧,人工栽插亩用种量0.75公斤,机插秧亩用种量1.5-2.0公斤;要适时早栽,人工栽插秧龄?30-35?天左右、机插秧25-30天为宜,忌栽大龄秧;要合理密植,两系杂交稻亩植密度1.5万窝左右,三系杂交稻亩植密度1.2万窝左右;要科学施肥,总施氮量10—13kg/亩,底肥、追肥比例7:3,钾肥8-10kg/亩,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要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抓好稻瘟病、纹枯病、一代和二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的防治;要防止倒伏,通过选择抗倒品种,分蘖后期至拔节初期喷施矮壮素,注重晒田强根壮株,增施K肥、硅肥等措施。
市老科协会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周发瑞讲解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培训要求:品种要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抗逆性强的成单716、成单3601、正红507、竹单39等,播种要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亩植4000窝-5000窝左右;要“施足底肥、早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亩施纯氮20—25公斤、纯磷 8—10公斤、纯钾10—12公斤;大喇叭口期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和井岗霉素等防治玉米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市老科协会员、高级农艺师唐贵成对油菜春季田间管理进行了培训。技术培训要求:当前应抓住有利天气,抢时开展以“五防”为重点的春季田间管理,筑牢小春油菜高产高效最后一道防线,要做到理沟排水防湿害、合理补肥防早衰、控旺促壮防倒伏、适时用药防病虫分别类型防不实。
技术培训讲座结束后,农技老专家与培训对象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随后全体参训人员来到田间开展旱育秧集中育秧现场操作实训,农技老专家从旱育秧苗床制作、土壤消杀、湿度、调酸、播种、拱棚搭建、覆膜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手把手现场实训。
本次农业技术培训通过聚焦水稻、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科学选购农作物种子等课堂专题讲座和旱育秧技术现场实训,通过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参加培训人员对市老科协“农业科普大讲堂”——粮油生产技术培训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听了培训课,受益匪浅,给他们送去了科技及时雨。种粮大户桂成林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都是按传统种植方式种粮,听了你们农业新技术培训,今年我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多推广你们老专家的优新技术,科学种田,力争水稻、玉米获得高产,实现节本增效”。种粮农户希望市老科协老专家多去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技术培训,给他们送去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提升他们的种粮效益。(达州市老科协)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