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宁县老科协调研梅白镇乡村振兴基地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5-17 10:12:32    浏览量:

       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升级与生产效能提升,促进种粮大户加强科学管理,5月15日,长宁县老科协“三农”专委会、现代服务业专家农经师罗旭东、高艺农艺师周永洪等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梅白镇力行农机专合社,开展小麦收割技术指导与产业调研。


  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联合、梅白、洪谟三村3000余亩连片耕地,打破“碎片化”耕作模式。采用“上半年水稻/高粱/玉米/大豆+下半年小麦/油菜/芥菜”的轮作体系,提升土地复种指数和产出率与可持续性。

  专合社总经理胡良银介绍,基地采用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其主要作物:小麦850亩,500斤/亩;高粱2000亩,500斤/亩;水稻500亩,1300斤/亩,以上三种均为五粮液公司订单产品。芥菜500亩,7000公斤/亩,主要为兴文泡菜公司提供原料;油菜300亩,300斤/亩。大豆和玉米采用套(间)种的方式种植。

  胡良银信心满满地介绍,该基地产业链融合,构建“种植-加工-文旅”链条,开发农事体验、乡村观光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老科协专家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收割机维修保养,优化收割路径规划,促进提升效率;并指导农机智能调度系统操作,实现精准作业调度。二是推广生物农药科学使用,针对性地预防赤霉病、锈病等小麦常见病害。三是推行秸秆还田与轮作休耕,降低化肥使用成本,提升土壤肥力。

  胡良银还介绍了该基地经济效益:年总产值约320万元,年纯收入约40万元,其与五粮液和兴文泡菜的订单合作模式,市场风险大大降低。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常年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高峰期日均用工超200人,日常用工80余人,年支付劳务费超200万元,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定期组织农机操作、田间管理培训,提升农民专业素养。


  在政策支持方面,每年获国家补贴约10万元,覆盖种子、肥料、农机购置及低息贷款。

  胡良银表示,邀请专家开展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培训,推广农机智能调度系统,争取购置补贴新增大型收割机。实现小麦、水稻80%机械化收割,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开发“麦田观光+农事体验”项目,预计年吸引游客3000人次。


  该示范基地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与政策扶持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粮食稳产、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多赢局面,展现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


  县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王佑明、副会长陈增元,秘书长陈学彬,基地联合发展负责人罗小红、胡良兵、李小泉等参加调研。(长宁县老科协)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