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王小荣(四川Bxssyh078)
解放初期,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各单位举行的许多会议都称为讨论会。工作讨论会、检讨会与检查会及现在说的座谈会、学习会是混淆在一起的,没有多少严格的界线。那时,讨论会前都会有一定的讨论提纲,也就是规定了讨论的大方向,参加讨论会的人绝大多数都能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反右运动后,情况就有一定的区别了,这时的讨论会在多数情况下就成了批斗会的代名词。
宜宾市市长吴光镭(左一)到南一中调研 王小荣摄
在1959年的“反右倾,鼓干劲”运动中,开展了中学组的大组讨论、小组讨论。在这些讨论会上,孙英、周必祥等就自己的错误先后作了检查,一次检查不过关,还得要反复作交待“深挖问题”。
在当年10月22日的大组讨论会上,孙英首先自我检讨交待了自己的错误:一是“反对党的领导,破坏党群关系”。具体的事实是“不顾及宣传部长,怕批评,怕领导问”“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与上级领导对着干”。如动员上山下乡,部长要求迟一点,但他要求早一点,“没有执行宣传部长的指示”。还与宣传部刘某某吵闹,还认为包科长是他培养出来的,“瞧不起他”。还“对倪书记不尊敬,认为倪书记自任为团总支书记、陈某某担任支委是未经过批准的”“倪书记不是行政领导,是虚职”、花400元为单位买收音机(照相机)的事被上级批评时“诬蔑党不了解情况”。没有执行清洁卫生指标是“对城关镇党委的不尊敬”等。
指导学生学习 王小荣摄
二是“反对党的教育方针,破坏教育革命”。具体事实是“招生时把一些品德不好的收了”、学校放假要检查东西是“没有政治挂帅”、劳动搞多了是“不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在挑煤时“自己挑近的,爱人也没有去”“在钢战时扣学生的饭”“未经领导批准就说班长、分支书记、学生会主席要由贫农和下中农学生来担任”“把成绩好的教师调到中学,不重视下一代的培养”“听课是形式主义,只提错误,降低教师的积极性”等。还“交待”说自己是富裕中农出身,参加国民党军队当过上士,参加过国民党空军教导团当上士,1948—1949年29岁时就当中尉书记,以后又当个库员,“目的是想推翻党的领导,跟国内外反动派相勾结”。
开展向贫困学生捐款宣传活动 王小荣摄
在随即的讨论发言中,参会的人还揭发了孙英的许多错误问题。如陈某某说,当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后,孙英曾说过“现在不是反右倾,而是反右倾机会主义的问题”的话,还说花400元买照相机“要把钱花光了再说”。还“有意破坏南一中和南二中的关系,在发给学生的米票时一中和二中不一致,造成学生不满”。还把家属搬到学校住,“啥子都找工友给他做”。还有参会的人都揭发说“孙英的太太才吃得好、耍得好”“叫工友给他打整鸭子、叫陈今芳给他买蕃茄”。
在“精简劳动力”欢送下乡去的老师时,送行的教师走到了桥上,他对这些参加送行的教师说“你们还不回去干什么”。还有“老师们给他提意见,他说找教研组长提”。在学校评助学金是他说“单纯靠农业收入的应多评点”。在学生中“他从不提刘主席(指刘少奇)而只提少奇同志”。在参加修堤(当时“向长江要粮”,就在县城西门坝的长江边修堤围)的劳动时,有学生问孙英为什么没有来修堤,他说“这是绝对平均主义,应批评”。
上级检查学校工作 王小荣摄
还有人在会上揭发说“钢战中开会要到他那里去开”、钢战“修炉基时他叫大家下面铺大石头,上面铺小石头”。当有人提出要派人去外地学习烧炭技术他就反对说“去干什么,反正还是那样”。还有人揭发说“他还破坏各种运动。上期搞‘四红’达不到(标准、要求)就弄虚作假”“去年大肆吹嘘要敝开吃饭,要三天之内实现”,搞特权“吃油吃肉比别人多”,还“有意把上缴的钱转入伙食上”。
自主学习讨论活动 王小荣摄
到裴石乡劳动时他说要“争取提前回家”。商业局用电力办盐井,他要求下面经办人“不准他动,卡他一下”。还说“办工厂就是要搞钱”。办的工厂用了“半条街”,却只叫一个教师住在厂里,该教师要求派点学生去他是“一个也不干”。还有就是“在钢战中,晚上叫学生去挑煤,完不成任务就扣饭”,他自己在钢战中“从没有挑过、抬过任何东西”。教师下放时对教师说“下放是一辈子的事情,你们是否黑得抖(土话,吓得抖)”。还向学生说“农业大丰收了,可以敝开吃了”。还“随时强调校长一长制,说党员领导就是党的领导”。
在动员认购公债时“把认购少的教师用大字报公布出来,说买少了就是觉悟低”“借上党课之名骂教师”“当了团委书记,就想当宣传部长,又想当县委人员。调到二中不执行党的政策,党代会没有他就仇恨党”“不派人参加县工会召开的会”等等。总之当天孙英的检查交待是不过关了。
10月24日他在大组上继续交待问题,也继续由参会的人揭发批判。在这次会上,他首先检讨说“我是一个右倾机会主义份子。必须缴械投降,彻底交待问题”。还又一次“深挖”出自己“排挤党员”“乱添置图书和挡子”“扣学生的饭、捆学生”“叫教师把留级生控制在5%”、要求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中不发展团员”“不请示,自己决定贫农才能担任干部”等等问题,并在上次检查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反对总路线”一条。其事实有“钢战消极,想早点回来”“否认合作化的优越性,在裴石双抢时向支部要求早点回来”“大量购物,破坏统购统销”等。
学生演讲比赛 王小荣摄
同上次会议类似,参会人员都积极发言,把1959年以前的各类旧问题如在钢战时他说过要死几个人、在卫生院住院时吃饭喝水要医生喂、要医生给他抹澡、还说过要把刘瑞芳送到远的地方去、陈某某工作做得不好但连续3期都评上红旗、上期为什么大量卖猪、要求教师照他的备课(政治课)条条讲、双抢时坚决反对多干半天、招生工作不找党支部书记研究、开学生会也不通知党支部书记参加、对参加劳动的师生说“你们是群牛啊。反映他轻视劳动人民”、从农场拿茄子香蕉、骂周某某到刘家挑煤是“到刘家乡收脚迹”“他吃点药一副要三十多元”“没有向倪书记反映就开除学生”等错误问题。总之一句话,是要“挖透挖全”了。
上级领导到校检查工作 王小荣摄
在1959年10月28日的中学组讨论会上,周必祥也先作了检查交待。说自己“这几天思想斗争很激烈,很紧张”。错误有“与党离心离德”,因为自己不是党员,就常常想党是否相信我,因此“对党不亲切”,工作不主动,能不问的就少问或不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该我指导的就不指导,特别是对党员同志”“把工作都推给倪老师(倪书记)”。还与党对着干,如不同意农场买粪桶,经办人说是倪书记叫买的,就叫经办人去找倪书记。给毕业同学发信是“不看,不落名,叫他们三个落名”。第二方面是“缺乏不断革命的精神,右倾思想相当严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有党支部,自己少管点”。其三是“执行党的政策不坚决,强调客观”。如不同意文教科调人到宜宾去打篮球,“后来打来电话才叫人去”,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要打折扣,还想法让倪书记支持打折扣等等。
网络安全检查 王小荣摄
对周必祥的检查,参会的多数人都认为“不深刻”“不深入”“不真诚”。对周必祥开始检讨时说的“今天还不知道要检查”的话分析说“好像是被迫检查的”。同时还揭发出周必祥其它的一些事,如“医药费1元以上要领导批”“对新教师培养提高作得不好”“上班来下班去”、对处理雷继元的事“认为支书处理不当”“平时多谈帝国主义生活方式,影响师生。不吃红苕,还有一次说吃这红苕如吃石头”、有打击别人如“过去因小组不团结。一次周校长跟刘瑞芳说,这次组织生活是刘瑞芳和肖荣榜搞起来的,其它没有起什么作用”“学生纪律松驰,上级派人检查,但他强调成绩是主要的”“能利用的一切时间都用来看小说”。还有参会的人提出,“学校跃进不起来,与周校长的右倾分不开的”“不能贯彻执行上周备好下周的课”的政策等等。
南一中教师到刘家中学支教活动
1960年4月14日由王吉身校长主持的联合支部会上,讨论了对开展教学大检查的认识问题。会上决定了几个报告的负责人员,“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动员报告”由王吉身校长负责、“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由倪映昌书记负责,“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由周建民校长负责,“不断革命论和在革命发展阶段”由倪映昌负责,而周必祥校长则是负责“又红又专”的问题。同时还对几个人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决定:母择邻、张邦炽二人“交大组批判”。陈林郁、周必祥“交小组批判”。
4月22日下午由肖云榜、陈素琼、邵仲群、郑顺昌、周大章、罗泽民、周德如、刘兴元、乐国贤、权兴文、王振森、陈惠民、周建民参加的“积极分子小组”会上,解决的问题“就是今天晚上解决周必祥的问题”,主要是“资产阶级观点来办学、不关心人民疾苦、生活上对粮食不满、多吃粮”。会上决定了当天晚上批判会的程序:首先是叫他自己作检查,但“可能检查得马虎”,参加批判会的人要“狠狠地批判,不怕打击报复”“要打掉关系好、不好批,有情面等顾虑”思想,总之一句话就是要不留情面批判,“帮助他改变思想”。
校友回校报告会 王小荣摄
4月24日晚上7点召开的积极分子会上又一次研究了对周必祥的批判问题。说周必祥在前天开批判会上写了检查,“今天又写了,但写得不深刻”,因此“还要进一步批判”。会上对前天晚上的批判会会场情况作了通报,说包绍明、陈景南、李长敏、王克铸、罗海清、邬志良等“经常打瞌睡”,黄述章、李仲和、张力驰对批判周必祥“不力”,曾庆尧“暮气沉沉”。杨庆杰“认为自己是批判对象之一”,林铁清则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在当年5月4日支部会上,有人就认为“上次批周必祥时杀偏了,都去斗争那个党员同志,去攻击那个党员了”(说周必祥还不是党员);还有老师认为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在教学大检查时支部党员周德如“举手不是那么积极”、周必祥和母择邻被批斗后“与教师有一定距离”。王吉身校长在最后总结时说,周德如老师“在这次斗争中表现得不积极、党性不很强、态度问题很严重”;而周建民“在支部负责态度不好,危害性很大”“干劲是有,但方法不好,这样群众关系就不好。发展下去会脱离群众”。
省级文明单位复查 王小荣摄
在1961年8月24日晚上的学校行政及各办公室组长座谈会上,各参会人员都谈了自己的情况,同时也谈了别人对学校的意见。周必祥校长就说,自己已经搞了12年的教育,以前能搞好团、班(班级,应是指学生工作)和作知识分子的工作,是因为自己“政治修养比较好”。为什么现在又是这个样子?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不艰苦、不踏实”。二是“58年那种生硬的工作作风、命令主义。在1959年处理孙英的时侯,自己胆心胆汗的,怕自己是右倾机会主义份子”。
宜宾市高三数学科教学研讨会 王小荣摄
三是“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另外还对个别人有意见,说“胡素冲批评我,我就整不通,直到现在。批评我是啥子东西,你与王耀兰啥子关系,当作几个中学老师一起(批评我),所以想不通。”因此“不安心工作,但一直都没谈过”。还“当着老师、学生批评我搞生活,有苍蝇,有责任”“当作王校长(王吉身)说孙英,抓得紧老师。倪映昌对老师客气,但把工作搞不好,成了右倾机会主义份子”“当着王校长谈,周校长你不整老师,我们就要整你”。另外“在王远福贪污问题上,要吴淑文、王远福咬我一口,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开除我”。这是周必祥对一些问题提出的质疑。
这次会上,其他参会的教职工也作了一些“思想上的深刻认识”。王振森说“现在我觉得党对我放松了”,最近“家里有些困难”,说关于上次生病的口粮问题“周校长谈,二孃领了,我又去领了。直到现在思想搞不通。我又不是一、二两上打算盘的人”。母择林说“教务处事务工作一切都要我来搞”,说“自己常学习统战部(文件资料),自己知道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份子。但有人说你认为你是民族资产阶级范畴,还洋洋得意的。去年高60级二类有问题,当时宣传部有两个同志在这里,说我不备课,说我不把这次工作搞好、是右派份子,认为是胡风类的,是一个集团”。聂主任说“自己工作作风粗暴,错伤了老师的积极性,如对李修文老师的批评处理”“教导处工作,没有与母主任联系、研究”“抓教学没有很好的抓,深入听课差”。对周校长等人的工作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周校长工作方法简单生硬。滕明芳工作积极,但方法差。周校长布置工作不去检查”。建议周必祥校长在“今后工作要踏实些”。
周德如是新入党不久的,在这次座谈会上也对自己的工作作了检查。说自己“气量小,对领导不尊重”,说去年在收菜的问题上“与聂主任吵,与周校长吵”。还“没经调查就谈周校长不对”,认为“周校长最近几年来在工作上不冷静,性急。有时对同志态度生硬”、学校“无必要的会都要开很久,工作完不成不找原因,一开始就检讨、说道理”。还认为学校领导“对老师的生活关心不够”“对新老师帮助不够”“领导说了啥子不对现,如评优秀学生问题,评后不奖”“对有缺点的老师采取迁就,如有的老师工作没有完成就离开,结果就算了”“领导调查研究差,有些问题未经调查研究就批评、指责别人”。
自主学习活动 王小荣摄
那时还有民主生活会。参加会的不只是党团员,是全校性的。参加会议的人都要自我检查一番,同时还要对其它教职工提意见。如有人不对别人提意见的话,那就是自己“有问题”了,等下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你就得“认真检讨自己”了。
1961年12月5日的民主生活会上,付云松就谈到,工友对他有意见,说他的“嘴巴多”。“嘴巴多”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如说徐明清有个干儿子在学校吃饭、把胡豆办用油来酥了拿到宿舍里去吃,说马主任布置工作时是说半句留半句、还落不到实处。说徐明清保管室拿东西经常打折扣、吃三斤油只写二斤一、二两。在“客饭”问题上,端客饭没有客饭票,晚上一二点端客饭,拿一份拿二份。假期的晚上还要留一份起来。说上周星期六马主任还端了一罐饭。经常在徐明清处端客饭。农忙假吃两盆红苕,豆腐干吃了10多点(片),还有30多点(片)不见了,有两盘肉端进去后就没有端出来。这些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就只怕你吃不下去。但在生活困难、饭都吃不饱的那个年代里,就是严重的问题了。
校园十佳歌手决赛 王小荣摄
在1961年12月22日的党支部会上,两个检查小组对学校的工作提了不少意见。思想工作方面不够深入细致,是“团结多,斗争少”,如“老师喝酒问题”“不备课就上课的问题”都没有进行批评。说“过去是批评多,现在是斗争少,这样都不能达到贯彻对知识份子的政策”。在管理学生方面,学生生活纪律差,在学生中宣布了13条后,学生就说“现在该老子歪了”。还提出说“党内民主工作差”“领导工作作风不深入”“只看到成绩而看不到问题”,并作了纪律要求,要求“座谈内容不得外传,不得在公共场合摆谈。学习后不登刊物,有问题可以组织部分人进行座谈”,要“党内问题不得在党外传”。
那时“不备课就去上课”等问题都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都可能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上。1961年1月24日宜宾专区文教局在《关于珙县初一中的情况和问题》中,通报了该校社会学科教研组长(正组长)俞蜀天“在教学上备课马虎,甚至有时没有备课就去上课。当检查组同志要去听初三语文课时,由于没有备课,临时借用别人的教学笔记去上课,在课堂上东拉西扯,没有中心”,这是学校“教师中政治空气不浓,学校领导本期对教师从未排过队,底细不清,不了解情况”造成的。
校园活动 王小荣摄
当时专区文教局一直都在坚持向各校派出检查组的作法。1962年11月14日,专区文教局以教行(62)字第486号通知,从专区教师进修校抽调了部分领导及教师到宜宾市一中、泸州一中、泸县二中、富顺三中、四初中、南溪一中进行检查。其中,第三组组长是何国定、付组长是尹相田,就检查泸县二中、富顺三中、四初中及南溪一中的检查督促工作。这些专家组所检查出来的各类问题,绝对是“问题”,被检查的学校、教师肯定是要拿话来说,解决问题的方式“批评、通报”还是小的、轻的处理。
在1961年12月22日的讨论座谈会上,肖云榜说自己始终有一个感觉,别人说我不接受意见,我是“正确的就接受,不正确的我就不接受”。说“我的群众关系不好,因在各个运动中方式方法差,得罪了群众”。说“(他们)提出的意见,(与实际)有些出入。如作年级班主任时要了解情况,因某些教师工作忙,叫他用纸写一下。自己的错误是,曾经捡到搭伙证未交给领导,犯了错误又在群众中作了检查,但始终没有威信”。说这次(指8月24日晚上座谈会)老师提出的意见“都是根据过去犯了错误的眼光给我提出的”。
正确使用中国地图宣传 王小荣摄
如关于四季豆问题“说我拿回了家”,而实际原因是“下雨把种子淋湿生芽了,结果我就把它丢了。群众提出的豇豆种问题,因为没有点完,就交给古德明,而他就放到抽屉里,结果被耗子吃了”。还有老师说“利用职权帮助学生转学”的问题,事实上是“宜一中把转学证和学生的行李都开来了,于是才把转学证交给母主任,母主任才编了班”。还有就是“教导处工作问题,说我斤斤计较。可是他(指王远福)每天都迟上班早下班,工作就是单纯的搞缮写工作,但工作上出了问题就是我的问题”。
北师大领导到校座谈 王小荣摄
倪映昌书记对肖云榜的工作还是作了肯定,认为他“在各项工作上,积极的非党员领导干部”,但“老在分工问题上,提出要与王远福调换工作,这使领导有些被动”。张庆礼则认为他“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够。正确应该接受,不正确的可以不作解释”,认为“作为领导,听到群众的意见,应该可以调查研究”。周必祥校长则认为,他“原来工作积极,对党的事业很忠诚的”,但“自私狭隘,工作作风生硬”,认为“那天晚上群众提出了意见(指关于四季豆的事),既不作认识,也不承认,激起群众的不满。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不要认为别人提的意见都是过去各种运动中给别人提了意见。那天晚上提的意见,没有涉及那些问题,但有些是正确的,不要完全归别人态度和作风的粗暴。可是自己拿别人的油来吃,这就是缺点”了。
总之,那些年的讨论会真正体现了现在某些领导们口中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你是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觉悟高”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适当之时(如在讨论会上)被检举揭发出来。拿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查摆问题。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