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初夏的阳光明媚照耀,围栏的蔷薇灿烂绽放。2025 年 5 月 9 日上午,一场以劳动教育与体育融合为特色的综合实践项目研学活动在棠湖中学躬耕园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棠湖中学协办,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素质教育与跨学科实践政策要求,积极落实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成都市教科院劳动教育教研员肖慧莅临指导,棠湖中学副校长任飞扬、双流区劳动教研员雷婕、生涯规划教研员吴晓炜以及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的劳动教研员、教师代表,以及直属(直管)学校的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活动伊始,参会人员在棠湖中学学生们的引导下签到并参观躬耕园,对棠湖中学的劳动实践基地有了初步了解。
9 点 30 分,棠湖中学劳动教育教师王丹带来“趣‘摸’劳动,‘鱼’悦体能”的课例展示,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将劳动与体育巧妙融合。在棠湖中学的鱼塘“大鱼海塘”边,学生们挽起裤腿,赤脚踏入其中,运用各种工具以及徒手“摸鱼”,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不断。在趣味盎然的 “摸鱼” 活动中,学生们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又在摸鱼的过程中锻炼了体能。
随后,王丹老师针对 “摸鱼” 教学设计进行说课,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紧接着,棠湖中学副校长任飞扬深入阐述了躬耕园实践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介绍了基地的整体布局以及未来的拓展方向;双流区生涯规划教研员吴晓炜进行了题为“以劳动实践为基,筑生涯教育之路”的分享,剖析了劳动教育中的“生涯四要素”;棠湖中学体育教研组长李良君作“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体劳融合的探索与思考”的分享,阐释了体育活动融入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双流区劳动教育教研员雷婕进行了题为“身心共塑:劳动与体育跨学科课程的实践融合之道”的分享,指出了体育与劳动教育课程融合的核心要点。各位老师的分享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为跨学科课程实践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与活动的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王艺蓉表示,此次活动令她感触颇深。棠湖中学躬耕园实践基地规划用心,整合多方资源,为同学们提供了优质的劳动教育平台。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摸鱼"现场,同学们在泥塘中协作抓鱼,沉浸式体验劳动乐趣。她说,棠湖中学将劳动课打造成"成长综合体",既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意志品质,又通过家校共育、职业体验实现跨学科融合,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阮洪则表示,在参与活动时,自己被现场“摸鱼”氛围感染,亲自下水与同学们共同摸鱼。在协作过程中,他不仅和学生一同收获劳动成果,更在徒手捉鱼、团队围捕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劳动对体能锻炼的重要价值。阮洪感慨,教育绝不仅仅发生在讲台上,很多时候也发生在脚下的泥土中。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魏阳莉参与活动后也表示深受触动。她目睹学生卷起裤腿在泥塘中专注摸鱼,见证孩子们从初下池塘时的犹豫胆怯,到抓到第一条鱼时的惊喜,再到最后品尝劳动成果的满足,这种真实的成长转变令她觉得劳动课的实践非常重要。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女生被鱼溅湿全身仍开怀大笑,还有男生主动分享劳动成果。她说,这些细节展现出的是劳动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活动的最后,肖慧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了劳动教育与体育融合的重要性,指出这种融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意义。同时,对未来的跨学科教研活动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创新,不断深化跨学科教研成果,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劳动教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躬耕园不仅可以“摸鱼”,还有播种、除草、施肥、收割、投喂动物等活动。“躬耕园”名称来自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典故,以学生、老师和家长“躬耕”实践为基础,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将科学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综合实践、文学艺术及传统文化教育等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实景化、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未来,棠湖中学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民间人才库入库人才 张成元)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