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晴朗的天气,清脆的鸟鸣唤醒了乡野。泸县老科协玄滩镇分会开展秋收一线调研,于10月20日农技小组一行,走进玄滩乡村间,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的再生稻田翻滚着稻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金黄的稻田如同铺展在大地上的丰年画卷,空中弥漫着稻谷和泥土的清香。田间地头,收割机如“铁牛”般穿梭,轰鸣的引擎声与稻穗沙沙交织,奏响了秋日里的丰收乐章。玄滩镇近30000亩再生稻形成一幅“稻香满仓活丰年,乡村振兴展新颜”的喜人画卷,这不仅是“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更通过订单农业,农旅融合,让“丰收在望”变为了“丰收在握”,铺就了一条稳粮增收的康庄大道。

调研组会同现场种粮户总结出的经验:
科技赋能,稳产高效。通过“四优”栽培技术,提升了再生稻产量,实现了“一种两收”的高效种植模式,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出。“联村干部指导我种植再生稻4亩,品种为“川种优油晶”,亩产700斤以上,头季稻+再生稻亩产1900余斤,品质好,穗子长,颗粒饱满,“今年硬是个丰收年”。新屋村4组种粮农户邱家远高兴得合不上嘴笑着说。
优质高产,节水良策。种植再生稻,省工节本,不育秧、不整田、不移栽,降低成本近400元;经济效益高,头季和再生稻产量可达1800-2000斤,比普通水稻田收益高;节水省肥,通过稻桩再生,实现“一种两收”,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化肥用量;米质更优,第二茬米因灌浆期更长,光源条件好,日感和品质优于头季。
发展再生稻,不仅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玄滩镇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再生稻”这个领域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取得了实质性可推广的成果,让农民看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更看到了“降本增效”的实在钱景;看到了农业“抵抗风险”的农业韧性;看到了“优质优价”的市场潜力;看到了“绿色高持续”的生态未来。
玄滩镇将进一步守护粮食安全和农业蔬地整治,真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巧施“粮”策,推动一种两收“再生金”。(泸县老科协玄滩镇分会)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