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中国三农 > 正文
利用《活兽慈舟》发展筠连黄牛:在“根脉与新生 农耕文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受推崇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10-28 12:41:25    浏览量:


(参会部分学者合影)

  10月25-28日,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秘书长、四川省兽医协会中兽医分会副会长、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业务团长、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成教授,应邀参加了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在陕西行政学院杨凌校区召开的“根脉与新生:农耕文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来自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英美日等国学者180余人参会。


(学术报告)

  在10月27日下午分论场3(教学楼316室)上,王成教授报告了“中兽医经典古籍《活兽慈舟》(清·李南晖)概览新探”。报告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筠连黄牛”在《筠连县志》《高县志》《叙州府志》(清、民国两个时期)记载为例,介绍了四川省肉牛养殖历史以及牛肉特色餐饮文化。清乾隆时期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撰成的《活兽慈舟》(清·李南晖),作为明《元亨疗马集》之后又一部重要中兽医经典著作,不仅介绍了马病中医诊疗方药、针灸,还重点对牛的“黄牛、水牛同病异治”进行了介绍,这在现存中兽医古籍中绝无仅有,非常适合发展“筠连黄牛”、“四川黄牛”、“四川肉牛”直接应用。同时,对当今最热门、年轻人、老年人都比较喜欢的犬猫,还介绍了《活兽慈舟》记载情况。王成教授呼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重视畜牧兽医古籍整理与畜牧兽医史研究,让“六畜兴旺”与“五谷丰登”的中华农耕文明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主持人兼评议人、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王福昌教授,评议中肯定了筠连县结合地方志挖掘牛文化,利用《活兽慈舟》方药促进当地牛产业发展,值得各地借鉴。一个产业离开了文化,这个产业发展也不会持续太久。


(和易华研究员、宋晓平教授合影)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易华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宋晓平教授,给四川省筠连县联合川渝科研院校拟成立四川肉牛中医工程研究中心(暂定名)提出了建议并表示全力支持,他俩都是中国农业大学中兽医专业毕业生,宋晓平教授先后完成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公开发行了《元亨全图疗牛马驼集注释》(2018年6月)与《司牧安骥集校释》(2024年8月),给四川开展《活兽慈舟》(清·李南晖)影校研究提供了典范。

  10月25日下午、10月28日上午,王成教授还参观了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近距离感受了关中平原中华农耕文明给当今大农业、乡村振兴带来的传承程度与感染魅力。(王 成  张 鑫/图文报道)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