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江县老科协送技献策 助力藤茶产业发展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12 09:30:04    浏览量:

       2025年4月8日,开江县老科协会长、县政协原副主席文挥章带领县老科协常务理事和老科协农业组老科技工作者前往梅家乡调研农业特色产业——藤茶产业发展情况,积极为加快藤茶产业发展送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组一行在梅家乡党委书记刘小纲、乡人大主席肖大成、开江县金桂藤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政陪同下,来到梅家乡大堰塘村、小方城村藤茶种植基地和梅家乡藤茶加工厂房,详细了解藤茶产业引进、种植、加工、营销和产业效益、产品功效等方面的情况。藤茶属葡萄科蛇葡萄属,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黄酮含量很高,号称“黄酮之王”,其总黄酮平均含量超过20%,可药、饮两用,长期饮用,对“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很好的疗效,是中老年人的保健饮品,目前,全国藤茶主要产自湖北恩施和湖南张家界,其它地方种植很少,发展空间较大。 


  生产基地调研结束后,在梅家乡党委会议室召开藤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乡党委书记刘小纲、金桂藤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政向调研组一行全面介绍了梅家乡藤茶产业发展有关情况。梅家乡于2024年春季由开江县金桂藤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湖北恩施引进种苗试范种植,当年在该乡小方城村、大堰塘村、马黄沟村、云龙桥村等村试种300余亩,现利用原老山村办公场地建有加工厂房一座,年加工能力50余吨。2024年藤茶产值达60万元,2025年全乡扩大种植规模,新发展1000余亩,据测算2025年全乡藤茶总产值将达到400万元以上。由于藤茶产业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种植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加工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欠缺、品牌打造不力等因素,制约了产业发展状大。 


  座谈会上,老科协调研组一致认为,梅家乡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探寻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梅家乡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无环境污染的生态优势和地理优势,选择藤茶产业作为山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做到差异化,避免同质化,很有潜力,要抓紧不放,久久为功,做大做强,为示范引领我县山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老科协的技术人员对藤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理念,多用农家肥、有机肥,不用化肥、农药,以诚信为本,以质量取胜。二是加大产品开发。选址扩建藤茶加工厂房,尽快提升加工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力度,除传统藤茶饮品外,研发藤茶饮料、藤茶食品、藤茶药品、藤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展、网络平台、电商平台、新闻媒体、开江商会、住外办事人员、乡友等资源,加强产品宣传力度,加大“三品一标”等知名品牌创建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让消费者了解饮用四川开江藤茶。四是创新发展思路。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是国家政策,是红线,做到藤茶产业发展不与粮争地,充分利用好摞荒地整治成果,采取宽行密植技术,与粮食作物间作、轮作,实现粮经复合发展。五是争取项目支持。乡党委政府要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积极争取县级相关部门配套建设好产业路、产业便道、农业机械、抗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六是加强服务保障。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及时为产业经营主体排忧解难,在企业集中用工时,及时统筹调度农村劳动力,解决缺人工、缺劳动力问题,县老科协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服务,助力藤茶发展。(开江县老科协)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